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头条 > 北京经验

兵器杂谈:中国古代铸剑技术的演变

2019-07-11 07:13:10 来源:163健康
浏览量:

中国古代历史有上下五千年,各式各样的兵器更迭变换,而剑作为“短兵之祖”、“百兵之君”,集习武袭杀、贴身防护、抒情扬志、身份象征等多样功能为一体,几千年来一直有着极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剑的出世极为古远,它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在黄帝与蚩尤大战时期,双方均制剑为兵,因此剑被称为短兵之祖,确实当之无愧。

但远古时期的剑是何模样,现今已经不可考,只能凭后人打开脑洞,尽情去猜想臆造。

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黄帝本纪》

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管子》

最早的剑是铜剑。因为铜金属硬度不高,无法铸成长剑,所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铸造较短的剑,即匕首。比如,殷商时期出土的剑约为20—40厘米,呈柳叶形或锐三角形,基本上属于铜质。

殷商的短剑

发展到商末,青铜冶炼技术出现,带来了铸剑技术的第一次革新。由于青铜是由锡、铅、铜等多种金属混合而成,具有更硬的强度,因此西周时期的剑,会多为柳叶形的青铜短剑。

春秋到战国时期,与中原地区士兵用戈、矛等长兵器不同,吴越两国水泽广阔,无法使用长兵器,所以步兵擅长用短兵器。而吴国越国这对生生世世纠缠不休的老冤家,却同时以铸剑精良闻名于当世,代表了当世最高水平。

当时有名的铸剑大师欧治子和干将莫邪夫妇就生活在吴越地区,而当时的铸剑技术之精湛、工艺之华美,可谓举世无匹。传说中的十大名剑轩辕、湛泸、赤霄、太阿、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大都出于这个时代。

春秋时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 ——《越绝书》

那一时期可谓人才辈出,诸雄争霸。经考古出土的名剑,如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吴王光剑等,历经千年而不朽,每一把都可亮瞎现代人的钛合金狗眼,每一把的价值都足以列入《国家宝藏》。

其中我大湖北荆州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长55.7厘米,极为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令人叹为观止。

越王勾践剑

到了战国时期,青铜剑的铸造技术再UP,造出了剑脊和剑刃具有不同铜锡配比的青铜剑。这种青铜剑脊部很柔和,刃锋却很锋利,提高了作战御敌的杀伤力。此外,剑身继续加长,长度接近一米,这种长度的青铜剑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由于青铜硬且脆,过长的剑非常容易折断,这种剑完全不经打,导致剑的长度会受到限制。

在一代代铸剑师们的努力探索下,到了秦代,终于将青铜剑的铸造技术发展到了顶峰。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剑长94厘米,居然能具有这种长度,颇令人不敢置信。其剑身窄薄,刃部锋利,表面还进行了铬盐氧化防锈处理,其物理性能达到非常完美的地步。

据说兵马俑出土时有过大量碎片压住青铜长剑的实例,移开碎片后,长剑立即反弹恢复原状,可见这种青铜剑韧性之优良。此时可说是青铜兵器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高峰。

秦代青铜长剑

我国古代的先民们很早就开始探寻比青铜性能更佳的兵器材料,从商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用陨铁来制作兵器的刃部。铁远比青铜坚硬,是铸剑的上佳材料,但是来自天外的陨铁过于稀少,可遇不可求,只能“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一情况到了战国时期有了重大改善,由于冶铁技术的巨大突破,铁剑铸造技术渐趋成熟,剑身越来越长,剑刃越来越锋利,逐渐替代了青铜剑的兵器地位。

在战国后期,秦国已经是青铜剑、铁剑并用,秦国冶铁技术的发达,成为秦军事上一统六国的坚实基础。

至汉代,铁剑就逐渐代替了青铜剑。汉代铁剑又称汉剑,在当时主要是用于步兵配备的战场实用兵器,配合盾牌使用,组成剑盾兵,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铁剑时代的剑刃由两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剑锋的夹角由锐加大。汉武帝时期,剑长有到达一米二的,而剑的形状趋于定型,即:剑身有脊,中有剑首,后有茎,茎端设环,配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现今市场上售卖的剑多为仿汉剑,与真正的汉剑不可同日而语)

《夺帅》里吴京用的汉剑

到了东汉时期,由于环首铁刀在当时骑战中占有普遍地位,剑的战争属性不断下降,礼仪佩剑成了剑在后期的主要形式,甚至为剑配制官阶礼仪,以致人们渐渐地将剑视为宝物,或随身佩饰,或悬壁明志。

至隋唐,佩剑之风尤为盛行,剑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成为权力和贵贱之分的代表物。

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散)郡公,开国公 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号侯,皆只佩。绶亦如之——隋书.礼仪志

这一时期的铸剑圣地,当属西平棠溪。河南西平县是当时冶铁铸剑的胜地军工基地,距今已经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先人们在这里开创了辉煌的中国的宝剑文化,自秦至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上千年,历代中央政府均在西平设置铁官,督办兵器制造。但在元和十二年冬,唐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平地,自此棠溪宝剑从历史上消失。

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渊,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史记》

棠溪在西平,水淬刀剑,特锋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吴越春秋》

唐代以后,剑与道教接上不解之缘,成了道士们手中的法器之一。剑又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成了“神剑”、“剑仙”等法力无边的圣物。剑越来越脱离其兵器价值,成为装饰物或法器,这不能不说是剑发展历史上的一种遗憾。

从这一时期开始,剑的战斗价值模糊起来,充斥着许多外形华丽,却不具实用性能的“宝剑”,至今仍常见,以浙江龙泉出产最多。

龙泉于明清两代均以制刀剑闻名,因用料精良、制作严谨而享有声誉。今日的龙泉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铸剑师,街头巷尾宝剑作坊店铺林立,铁锤之声不绝于耳。传统技艺不仅未有失传,反而不断壮大。但龙泉宝剑已沦为商业噱头,在批量生产模式下,龙泉产出的东西往往徒具剑形,沦为壁上庄饰。我们常见龙泉出产的七星宝剑,但少有佳品,即是此理。

清代七星龙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