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头条 > 北京经验

关于比较优势的几点思考

2023-08-17 09:38:15 来源:163健康
浏览量:

我们使用一个较为简单的模型简要解释和说明比较优势的概念内涵。在本文中我们真正的关注并不在于比较优势是什么而在于我们怎么应用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应该如何看待比较优势。

你可以利用今天一天的时间去做3件事情中的一件并且获得报酬。你可能选择的情况如下表:

你选择了A事情得到100元,但是如果你选择B事情则可以得到150元或者选择C事情得到80元,150元就是你的机会成本,也就是你选择某件事物所放弃的其他事物中的最大值。

为了说明比较优势,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模型。有两个农民甲和乙生产水稻和玉米,他们的劳动环境相同,作业时间相同且恒定,年专业生产量(即一年里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产量)如下表。

我们使用机会成本衡量他们的生产选择,情况如下表:

我们仅拿其中一个数据加以说明,其他数据的推导方式类似,对甲而言,他生产1斤水稻,需要1/10000×T的时间,即年劳动时间T的1/10000,这个时间如果用来生产玉米即1斤水稻的机会成本就是

比较优势就是,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在上例中,甲在生产玉米上有比较优势,乙在生产水稻上具有比较优势。无论甲、乙最初自己生产水稻和玉米的组合是怎么样的,甲将原本生产x单位水稻的时间用于生产玉米,对应地乙将原本用于生产y单位玉米的时间用来生产水稻,由此,水稻生产的社会总变动情况为45/2×y-x,玉米生产的社会总变动情况为3/20×x-y,我们要求社会总变动为正,联立上述关系式45/2×y-x>0;3/20×x-y>0,令x为已知数,则有

上式意味着,对于0到10000以内的正数x,总存在正数y使得上式成立(但是当x=9000时,再更多增加x的值,此时要求的y>400,已经超过了y的取值范围,这将导致水稻总产量减少而玉米总产量增加,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我们在这里不做考虑),这也就是说,调整x和y能够使全社会的水稻和玉米总产量增加,对于增加的部分只要分配得当,那么这种生产调整就能使得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好。据此,我们推论出,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能够提高经济总量,能够改善每个人的经济状况。

在生活中,有很多比较优势的应用。你不应该花费数天的时间自己缝制鞋子,因为专业的鞋匠具有比较优势,你应该购买鞋子用节省下来的时间从事你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作,你可以赚到比购买鞋子的花销更多的钱。

应用比较优势,有人能够推论出我们国家不应该从事cpu或者其他高新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工作,因为那些事情在目前并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所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即使不考虑国防安全而仅从经济上我们都能驳斥这种观点。我们没有直接说明,但是隐含的,我们在上述比较优势的论述中以产量作为经济繁荣的标准,产量增加表示经济更加繁荣,这意味着我们假设了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现实是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是无限的,就拿粮食来说,没有人吃饱了还要继续吃的,每个人手里的现金是有限的,他都需要考虑最好地分配现金用途以达到个人最佳满足,因此单纯增加产量,单纯专注于比较优势的提高只会造成在某些产业的生产供给过剩而消费不足、价值降低,另外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会使得比较优势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开拓需求、扩展国家涉足的产业范围以转移劳动力必然是一个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更进一步说,在某一产业上我们的比较优势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比我们好的国家或者那些人的生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我们从事这个产业相比更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人就是有优势的也是有利可图的;现在我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在我们不断训练的努力下会渐渐形成比较优势反过来能够超越对方至少会促使对方提高生产技术和能力降低我们的交易成本;而且从事高新技术的研究和高新产品生产也是我们开始全新产业并且形成先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必要条件。就国内来讲,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水平不一,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每个人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我们涉足不同的产业以便每个国人都能找到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作以在国内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如果我们对国家运用比较优势这是基于假设不同国家、种族的人的才能天赋不同的缘故,考虑更深点,这是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观点,比如认为某些国家的人是普遍智商较高的因此应该从事高新技术产业,能对国家运用比较优势只在地理环境条件限制下才行,比如沙漠地区不可能比湿热地区更适合种水稻。简单来讲,不能对国家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安排产业就是因为以对个体人进行分析的比较优势结论不加证明地拓展应用到国家上是不合理的,基于比较优势安排产业在短期内可行,因为比较优势塑造需要一定时间,而长期则是不可取的,只要国家有剩余的财力和人力,我们就要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代表着文明发展方向的科技和产业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