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头条 > 北京经验

谭姓溯源之一: “谭”字的由来

2024-04-28 20:51:39 来源:163健康
浏览量:

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探究谭姓(谭氏)来源的人越来越多,但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争执的那叫热闹。究竟哪个才是真相?难!本人最后可能也得不出结论,但想努力做个尝试,若最终对其他考究者、关注者能有所借鉴或启发,也就可以了。

因实在是太过复杂,避难就易,本篇试先从“谭”字的由来进行分析。那么,我们的姓——“谭”字是怎么来的呢?

一图看清“谭”字的前世今生

(一)“谭”由“譚”简化而来

“谭”是“譚”的简化字。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共2236字,这就是今天通行大陆的简体字。其中“言”旁变为“讠”是属于用行书与草书的写法取代楷书的写法的一种汉字简化方法。

其实简化字早就以俗体字的形式在民间长期存在,只是1956年始国家进行了规范化,某些正体(繁体字)从此就被俗体(简化字)正式取代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字的发展演变史就是汉字不断简化的过程。

(二)“譚”由“覃邑”隶变而来

“譚”是“覃邑”(一个篆书字,国名)隶书化后的字,譚诞生时为隶书,后有今之楷书。

世人皆知,“齐恒灭譚,譚子奔莒”,后人以国为姓,譚姓由此而来,但是此譚非彼譚,当时的譚国并不是写作“譚”,而是写作“覃邑”(一个篆体字)或“覃”。为什么?理由:

1、《说文》:“覃邑(一个篆体字):国也,齐桓公之所灭。从邑覃声。”可见“齐恒灭譚”之譚国的篆书是写作“覃邑”。篆书早于隶书出现,换句话“覃邑”早于“譚”字出现。

《说文解字》覃邑

2、《说文》没有“譚”字的词条。《说文》是为小篆及以前的古文作解说的著名字书,字头是篆体字,释文是用隶书写的。《说文》里没有“譚”为字头的词条,但在其他字头的释文有多次出现“譚”字(注:原文为“譚長说”),可见当时有隶书譚字而没有古篆譚字,而且不会是许慎遗漏了,因为他知道有这个字的存在。

3、从汉字发展史看,汉字演变大致是“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这样一个先后出现的过程,譚字是属于隶书时代出现的字。(参本人另一篇《中国汉字演变时间表》)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古隶是战国中期的,如:青川木牍、云南睡虎地秦简、大量楚简等,也就是说最早的譚字在战国时期出现是有可能的,古陶文的发现证实了这点。《古陶文汇编》有载一战国陶文拓片有“譚”字,这可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譚字了。至汉时譚字已非常普遍,存世真迹有西汉的上林铜鉴、居延汉简、东汉的樊敏碑等。

4、汉孝成鼎的铭文里有小篆譚字,但这是汉代人根据小篆的造字规律从隶书譚反推造出来的篆体字,为把这种篆书跟以前的篆书区分,称之为“今篆”,而把通行于春秋战国及秦代的篆书称为“古篆”,包括大篆、小篆。古篆里无“譚”字。

所以说,在谭国存续期间还没有“譚”字,那时譚国是写为“覃邑”或“覃”的(关于覃后文详述)。那么,“覃邑”为什么就变成了“譚”呢?

1、隶变。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小篆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故在民间出现了一种俗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隶变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这种改变大大地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因为隶书来源于篆书的草率写法,所以两种书体以正体与俗体的形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共存期,从战国到西汉中后期,隶书才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2、现今有很多姓氏都源于由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灭亡后以国为姓,这些姓氏的写法是有规律的。

(1)以国名的隶变字为姓。根据隶变规律,表国名、地名的邑部篆体字的隶书写法是把“邑”部变为右耳旁“阝”,字典把这样变化后的两个字释为古今字。如“登邑”变为郑、“奠邑”变为邓、“赤邑”变为郝、“番邑”变为鄱、“芻邑”变为“邹”等。

(2)以国名加“邑”前的本字为姓。如丘、朱、成、余等。有两种情况,邱、邾、郕今天仍存在与丘、朱、成并存,而“余阝”则已消失。

《康熙字典》覃阝

所以,“以国为姓”一种情况是用“覃邑”的隶变字“覃阝”,但是今天这个字已没有在使用了,也就是说先祖未采用该字为姓。另一种情况是用“覃邑”的本字“覃”,现实情况又证明了不是,因为古覃只有一个读音tán,今“覃”字作姓有两种读音:一是少数民族用该字为汉姓读qín,二是有一支覃氏自称是谭氏避难“去言为覃tán”。可见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事实上是选用了“譚”这个字形。自古至今,也只有谭氏认“覃邑”国为源,历代史料与字书也把“覃邑”(覃阝)国写作譚(谭)国。《说文·邑部》‘覃阝,国也,齐桓公之所灭’段玉裁注。”成书于南朝梁的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玉篇残卷)则如是说:“譚,犹著也;汉书大;仓颉篇亦人姓亦人名,譚公维私是声专譚诧也;字书譚诞。”《康熙字典》:“覃阝,又通作譚。”《故训汇纂》:“覃阝、譚古今字也。”

(三)“覃邑”是因“覃”国而造之字

古人造字最初是一些简单的独体字,后来随着认知的需要,得造出更多的字,合体字就出场了,比如“独体字加偏旁部首组成合体字”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造字方式。史料表明,在西周或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大批汉字被加上“邑”部来专指国名、地名,如邦、刑、邶、邾、郮、郯、郳、鄧、鄭、郸、鄫等。覃国的“覃”也被加上“邑”部变为“覃邑”(覃阝)。

因此,覃、覃邑、覃阝、譚、谭在用于指“齐桓灭谭”之谭国时是通用的,历代史料与字书已证实了这点。这里讲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事件叫“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会议的起因是今古文经学之争。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几乎尽毁,仅有一些埋藏起来的后来得以现世。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今、古文经的字,难免会有所不同,比如《诗经》里的“譚公维私”的“譚”字,今文经就有多个版本。在这次以“讨论五经异同”为主题的白虎观会议上,由汉章帝亲自裁定了:以毛诗譚公维私为正本(隶书),覃公维私为古本(小篆)。“覃公维私”里的覃公即为覃国国君。

(四)“覃”与“盐(鹽)”同源分化而来

花东370的“覃”-甲骨摹本

商青铜器里的“覃”

目前最早的覃字可追溯至商朝,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编号370)有“覃”字,商青铜器亞覃父丁爵、覃父己爵、亞共覃父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