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头条 > 北京经验

李政道与杨振宁的恩怨始末

2024-05-11 05:29:46 来源:163健康
浏览量:

首先介绍一下几位主角。

杨振宁,大众熟知这位科学家主要是2004年,他以82岁高龄娶了28岁的翁帆,搞晕中国13亿人。杨振宁本人是安徽合肥人,1922年生,16岁考入西南联大,本科论文指导老师是吴大猷(中国物理学之父);1945年获得庚子赔款的奖学金去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3年后获得博士学位,他与李政道就是在芝加哥大学相识。杨振宁先后任芝加哥大学的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长。

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叫杜致礼,是国民党军官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在西南联大附中上高中时,杨振宁是她的高中数学老师。后来杜致礼前往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美国著名的女子学校,也是宋庆龄、宋美龄的母校)学英文文学,之后与杨振宁在普林斯顿再邂逅,1年后结婚。2003年去世。

李政道,比杨振宁小4岁,苏州人,生于上海。1943年考入浙江大学,随后转入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算发展原子弹,于是选拔人才赴美国留学,1946年李政道被选中,经吴大猷教授推荐去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杨振宁接到吴大猷的通知,负责接待李政道,两人由此相识。毕业后李政道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李政道的夫人秦慧君并不是很出名,公开的资料很少,两人是在美国相识,相守一生。1996年身患肺癌去世。

季承,季羡林之子,《李政道传》的作者,是李政道与杨振宁恩怨的主要信息提供者(此人更为人所知的是他公开与父亲季羡林不和,并说出了“一个天才的存在,对社会是一个财富,对家庭可能是一个灾难”。

总体上说,杨振宁是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学的师兄,交往渐密。后来李政道在加州大学过的不开心(朝鲜战争爆发,加州反华情绪严重),在普林斯顿的杨振宁找院长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向李政道发出了邀请。两人第一篇合作的论文就是在普林斯顿完成,当时受到了爱因斯坦的重视,还受邀见面。

但是他们的第一次纠纷也发生在普林斯顿,原因是他们合写的论文的署名次序问题。当时一共两篇论文,第一篇《凝聚理论》署名为:杨振宁和李政道,第二篇《格气和伊辛模型》署名是李政道和杨振宁。

根据《李政道传》所述: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但也勉强同意。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而根据杨振宁回忆,事情是这样的: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署名的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之后一段时间两人并无合作,后来李政道去往哥伦比亚大学,3年后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一次偶然的事件让他们恢复了合作:杨振宁期间发表了一篇论文,当杨振宁去哥大看望李正道时,李政道对这篇文章的出发点表示了怀疑,经过激烈的讨论,杨振宁同意了李政道的意见,还共同署名(李在前),发表了论文。此后的7、8年,二人共同发表了32篇论文,堪称学术界合作的典范!

他们共获诺贝尔奖的合作成果 - 守称不守恒的发现,就产生在这个时期(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但是也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决裂。

据《李政道传》记载,这一伟大发现是由李政道先找到突破口的:1956年,杨振宁开车从纽约的长岛到哥大看李政道,李政道把最近的工作以及守称不守恒的突破性想法,统统告诉了杨振宁。杨振宁激烈地反对李政道所说的一切。但经过反复的讨论,他逐渐被说服。午饭后,他们回到李政道的办公室,杨已经完全被说服,并表示愿意与李合作。他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李不要急忙发表上述那篇论文。他说,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突破,应该用最快的速度,将整个弱作用领域一下子都占领下来。这样更加完整,有更大的意义。李政道觉得十分有道理,同时觉得有杨振宁的参加,会使整个事情做的更好。

两人开始了友好的竞赛。他们在大约两周内完成了全部的β衰变分析。两人在计算能力上不相上下,都做出了贡献。一个月后他们完成了对这些过程的分析,写出了论文。这篇论文是由李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这就是轰动一时后来获得1957年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

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当年的物理奖授予李政道与杨振宁。据《李政道传》述:当他们到了斯德哥尔摩,杨振宁忽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而他夫人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在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李政道一开始不同意,但最终还是答应。这是一个插曲。而不久后刊登在美国《纽约客》的一篇文章《守称问题侧记》才是两人纠纷的高潮。

这篇文章是技术杨李合作发现守称不守恒的故事。当时他们收到出版社的文章校样,李政道没做什么修改,但是杨振宁却提出: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另外,他夫人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之前,因为杜致礼年长一岁。第二天,杨振宁到李政道家里提出,凡是文章里提到“李和杨写了⋯⋯”的地方都要加一个注,说明是出于字母排序的习惯。

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李政道》书中说,杨振宁随即变得十分激动,开始哭起来,说他是非常愿意继续合作的。但李政道感到无可奈何。最后他们都同意暂停合作。当年11月,李政道向奥本海默递交了辞职书。

两人之间的恩怨,其影响已超出了个人范畴,延伸到了日后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197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先后回国访问,围绕着高能物理的发展,两人持有不同的立场。李政道主张件高能加速器、重视基础科学,床笠特殊考试办法帮助中国学子赴美留学;而杨振宁主张搞应用科学,甚至主张冻结基础研究经费。

最后,本文暂不做任何评论,当然,有人认为他们的分歧是科学史的问题,是非曲直应由科学史家来研究。

“他们发现了黄金帝国的宝库,他们的功绩使他们获得了重奖,深受人们的羡慕。多少年过去,他们老了,变得爱好争吵,记忆模糊,生活单调。其中一个决定要用金子镌刻自己的墓志铭:这里长眠着的是那个首先发现宝藏的人。另一个随后说道:可是,是我打开的门……”

                                                                                                                                                ——李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