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头条 > 北京经验

被裹挟的孩子,如何学会飞翔

2019-07-11 22:45:34 来源:163健康
浏览量:

        父母最深的爱意,就是有效地帮助孩子练就强硬的翅膀,望着他凌空飞翔。

                                                                      ——咪丫鱼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有着永远无法否定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主要照料人,给予孩子爱、关照和指导,让孩子从完全的依附状态渐渐可以独自行走,自我照顾,外出求学,到成家立业。而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经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总是担心没有照顾好孩子,担心孩子吃苦受累,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操碎了心,磨破了嘴,可还是看着孩子长大成人,无怨无悔。有人说,中国父母给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曾经有一组数据统计,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支出是全球第一,为了孩子,接近三分之一的家长放弃了个人时间和爱好。一味地为孩子付出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孩子是否成了我们期待的模样?

        一位女职员经常看到同事李姐收到大大的包裹,就好奇地问怎么总见收包裹?李姐笑笑说,我儿子寄来的。这位女职员特别羡慕地说:你真有福,儿子出去上学了还经常想着你,多好!李姐叹了口气说:寄过来的不过是他上星期换下的衣服,邮回来让我洗呢!无独有偶,还有一个报道更为奇葩,有一个孩子终于考到外地上学了,过了一个星期,顶着黑眼圈回到家里,妈妈特别奇怪地问孩子究竟怎么了,给自己整的这么憔悴,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啥也别问,先让我睡会儿,我一个星期都没合过眼了,不能拉着妈妈的手就睡不着。妈妈只好任由着孩子拉着手沉沉地睡去,看着孩子憔悴的脸悲喜难抑。

        喜的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妈妈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可以任意索取又可以不计回报的那棵大树,父母被孩子需要时那份自豪感和深深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悲的是孩子这么大了还是什么都不会,怎能让父母放心地放开双手?所以出国在外不会番茄炒蛋,需要叫醒半夜熟睡的父母,视频现教现学。看到这样的信息,我们总是感慨孩子的无能,却忽视了孩子的无能中有多少因素是我们过度的专制或者纵容?

        曾经在商场买衣服的时候遇到一对母女,女孩儿一副顺从的模样站在一旁,母亲对着服务员说着挑选的衣裳,服务员拿了N套母亲相中的衣服让女孩儿试穿,都被女孩小声的拒绝。孩子指着衣架上黑色的T恤小声地说:我想试这件,服务员取下来正要给孩子试的时候,母亲突然发疯似的夺过挑选的黑色衣服使劲儿对着孩子摔下去,恨恨地吵着孩子叫骂,质问孩子为什么就知道要黑色的,天天像个丧门星一样。而那个孩子,身上穿着的,正是黑色的长衣长裤,头顶着母亲摔过来的黑色T恤,竟然可以不声不响,就那么硬生生地挺着,直到母亲声嘶力竭不管不顾地走掉之后,淡然地将衣服递给服务员,也扭头走掉。我看着那个孩子弱小而又倔强的模样,总想揣测她的语言:既然你看不到我的内心,那我就关上心门,做一个茧,裹上自己,任你吼得震天动地,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再不受你暴力的侵袭。这就是我们的情感隔离,用那个茧,保护我们免受伤害。

        在专制的父母那里,父母是看不到孩子的需要和喜好,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以为的孩子的需要和喜好,所以就有了孩子“有种冷,叫你妈妈觉着你冷”的感慨。时间长久,孩子自己就没有了冷热的感受,没有了需要和喜好,有的只是父母的指令,和必须服从的威严。可是如果有一天,走出父母的手掌心了,这样的孩子总会觉得无所适从,因为听惯了指令,从来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单独应对这个世界。

        而曾经还有一个孩子,面对的不是专制的母亲,而是事无巨细照顾得体贴入微的母亲,13岁考上大学,17岁考上研究生,对中国的很多家庭来说,孩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还年仅17岁,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然而上学的第二年,这个孩子被劝退了,因为他根本无法自我照顾,穿衣吃饭都是问题,根本不知道还要记得参加考试、交作业。而在此之前,这一切都是由妈妈来帮忙、提醒完成的。被父母百般照顾,从头发稍管到脚后跟,无论是专制还是溺爱,都是在裹挟孩子。被裹挟的孩子,就像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婴儿,手脚都被限制住,像一个蚕蛹,失去了挣扎的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传统习俗中,孩子出生之后要给孩子包蜡烛包:将孩子的胳膊和腿顺直包起来之后,要用布条或者绳子捆起来,一方面防止孩子小手抓破自己的脸,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罗圈腿,让孩子长大有双修长的腿。很久之前的一个冬天,遇见过一个妈妈抱着一个婴孩,穿着连体的裹脚棉裤,和长长衣袖的棉衣,为了防止孩子冻了手脚。让我觉得惊诧的,是孩子的棉衣棉裤都紧紧地裹在孩子身上,没有一点缝隙,所以我抱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的腿根本就没有办法打弯儿,胳膊也是,像一个木偶人一样直直伸着胳膊和腿脚,想要和孩子握个手,都找不到,因为孩子的手藏在长长的衣袖后头。然而,蜡烛包里的孩子,手脚无法动弹,怎么探索外部的世界?正如我们用爱和权力将孩子控制在我们的身边,孩子怎能知道如何去探险?父母有形无形的掌控,都将成为孩子心底的伤痛。年近40的朱雨辰对着事无巨细为自己操心的母亲吼出了“你这样会把我搞死”的声音,该是多么难以呼吸,才会试图去挣扎着想要离开?

        查字典可知,裹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uǒ xié,意思是(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而其引申的意思是(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 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然而父母总是出于好意,将孩子带向自己认为的人生高地。强制的裹挟会让孩子被动的成长,慢慢地只是为了跟从父母的脚步,而忘记了去看自己走到了哪里,犹如蚕在黑暗的茧里,看不见这个世界。

    深情的父母从不过度付出,而是知道如何得体的退出。

      相信大家都曾经读过这个关于蝴蝶蜕变的故事: 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有一个人正好看到这一幕,他一直在观察着,蝴蝶在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一点地挣扎出来,几个小时过去了,蝴蝶似乎没有任何进展了。它似乎已经竭进全力了,不能再前进一步,这个人实在看得心疼,决定帮助一下蝴蝶,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挣扎出来。但是它的身体很萎缩,身体很小,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他接着观察,期待着某一时刻:蝴蝶的翅膀会打开并伸展起来,足以支撑它的身体,成为一只健康美丽的蝴蝶。然而这一切始终没有出现!事实上,这只蝴蝶在余下的时间都及其可怜地带着萎缩的身子和瘪塌的翅膀在爬行,它永远也没能飞起来。这个好心人并不知道,蝴蝶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是要通过这一挤压过程将体液从身体挤压到翅膀,这样它才能在脱茧而出后展翅飞翔。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人有多坏,因为他真的是想要爱心助力帮助成长,所以拔苗助长的故事依然随处可见。我们的父母也是因为满心的爱,才对孩子嘘寒问暖。纪伯伦曾说过: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也有很多父母会说,不知道该怎样放手,其实很多父母都经历过孩子学走步的阶段,那个时候我们面对孩子,是怎样松开了搀扶的手?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让我们的孩子独自站立,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所以,用那时的心,用那时的爱,将成长的权力和能量,从我们身为父母的身上,传递到孩子的心灵之中,让他们自己学习成长,学习应对,学习着破茧而出,凌空飞翔。